推进数字化转型伙伴行动,要最大限度地汇聚全社会力量,也要有更多“接地气”的实招硬招。要在实践中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更多实用管用的资源平台、产业路径和协作机制,既要有共享式数字资源服务,也要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方案。
日前,17个中央部委、128家企事业单位共同发起的“数字化转型伙伴行动(2020)”引发了市场广泛关注。企业数字化转型呼声由来已久,但整体效果却不明显。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数字化转型从选择项变成了必答题,并成为广大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渡过当前难关、谋划未来发展的“利器”。
在应对疫情过程中,一些数字化转型起步早、程度高的企业受到的冲击相对较小,不少还实现了逆势增长。与此同时,很多传统企业受到了较大冲击,特别是以餐饮、零售、酒店、教育培训等为代表的线下消费大幅下滑,制造业、农业等行业企业受用工短缺、供应链中断、订单下滑等影响,特别是众多中小微企业对疫情带来的外部环境变化尤为敏感,面临较大的生存压力。
一方面是数字经济展现出的强大抗冲击能力和发展韧性,另一方面却是很多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面临着能力不足“不会转”、成本偏高“不能转”、阵痛期偏长“不敢转”等问题。据统计,我国有超过55%的企业尚未完成基础设备数字化改造,多数开展数字化转型的企业也基本处于“上云”阶段,缺乏对“用数赋智”的深度理解和推进。在此情况下,企业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因而此次伙伴行动的启动恰逢其时。
数字化转型伙伴行动针对上述堵点、痛点和难点,坚持需求引领、问题导向,构建起“政府引导—平台赋能—龙头引领—机构支撑—多元服务”的联动机制,通过普惠性“上云用数赋智”服务,着力打造政府与社会各界联手开展数字化转型精准帮扶生态服务体系,有望激发企业的内生动力,真正让数字化转型从被动的“要我转”,转向积极主动的“我要转”。
推进数字化转型伙伴行动,要最大限度地汇聚全社会力量。企业数字化转型表面上看是企业自身的事情,但从全局看,这事关市场稳定、就业保障以及产业链上下游顺畅发展,是全社会共同的事情。从这个意义上看,推进数字化转型不仅仅是靠出台几份政策文件就能实现的,需要形成全社会的广泛共识,要有充分调动全社会的力量,通过营造良好的氛围推动伙伴行动落地实施。值得关注的是,这次伙伴行动从方案之初就以开放姿态吸纳社会各方参与,强调在优势互补、开放普惠基础上实现合作共赢、融通创新,让每一个利益关联方都能找准位置、发挥优势。
推进数字化转型伙伴行动,要有更多“接地气”的实招硬招。数字化转型伙伴行动本身就是一项创新举措,但创新并不意味着天马行空,需要在实践中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更多实用管用的资源平台、产业路径和协作机制,既要有共享式的数字资源服务,也要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方案,真正发挥出伙伴行动“以点带面”“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伙伴行动创造性地提出打造跨越物理边界的“虚拟产业园”和“虚拟产业集群”,不仅破除了地理空间限制,还可实现一次性投资、多次重复使用,有效降低企业数字化转型成本。未来,希望有更多类似的创新举措涌现出来,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
需要指出的是,企业数字化转型不会一蹴而就,短期内通过数字化转型伙伴行动,可帮助一些企业缓解订单及供应链压力,减小运营成本,对冲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从中长期看,在各地加快推进新型基建形势下,数字化转型伙伴行动将有助于发挥数字经济牵引作用,激发企业数字化转型内生动力,赋能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顾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