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查询 登录 | 注册
  1. 首页
  2. 资讯要闻
  3. 关于“媒体发展”,8大最新观点来了!

关于“媒体发展”,8大最新观点来了!

发布时间:2020-09-28 10:21 分享到:

9月27日,由中央网信办、上海市委网信委、新华通讯社联合主办的2020中国网络媒体论坛在上海开幕。来自政府、学界、业界的嘉宾围绕“变局中开新局:中国网络媒体的责任与使命”这一核心主题展开深入探讨和交流。传播君特别梳理了开幕式主题演讲嘉宾的精彩发言,一起来看。

李彦宏

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正如每一次技术变革一样,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会给整个社会带来全方位的变革。而在这一过程中,媒体正因为自身天然对技术变革的异常敏感,将首当其冲。

当然,媒体和技术不是一个简单的利用和被利用的关系。网络媒体对于新技术的催生和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过去20年,信息产业最核心的技术发展都跟网络媒体息息相关。比如非结合化的数据库、深度学习的算法等,以至于今天无人驾驶的视觉技术都是最早在网络媒体开始应用并逐步发展壮大的。

全球新闻传播领域已经呈现出智能化发展趋势。人工智能技术不仅重塑了新闻生产的整个业务流程,而且改变了传媒产业价值链上的各个环节,催生出新的媒体业态。

人工智能技术在与新闻媒体结合的过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和想象空间,我们甚至可以将人工智能视为下一代新闻媒体的生态环境。

孙玉胜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编务会议成员

媒体融合发展到今天,有时用传统概念确实已经很难准确表达传播理念和实践。“视频”的英文单词诞生于电视之后,是录像的意思,而且它是由电视的同一个拉丁语词根演化而来,所以它可以涵盖电视。

很多人可能忽略了一个事实:正是内嵌在手机中的小小录像功能,深刻改变了当下的新媒体内容生态和传播格局。

视频有两个原始属性:一个是娱乐,另一个就是现场。视频对现场的追求应该是其自然的法则。只有在现场才更有话语权,这是媒体建立公信力和权威性的不二定律。

抗疫过程中,大规模的持续报道使新闻频道创造了开播17年来的最高收视纪录。这个数据说明,在各种视频平台竞争如此激烈的环境下,电视新闻依然是强势媒体,尤其是在遇到重大事件的时候,受众会重新回归电视,而深度融合会使电视更强大。

但尽管如此,电视媒体也必须有紧迫感和危机感,保持清醒头脑。我们在媒体融合方面还有许多路要走,弯道超车还需时日。

马化腾

腾讯CEO

(音频)

中国媒体行业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

从行业本身来看,5G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普及,将进一步重塑受众、媒介和信息之间的关系。整个媒体行业,面临着数字化升级的内在需要,正经历着由表及里的融合与变革。

从行业环境来看,数字时代的信息爆炸和“万物皆媒”,重塑着信息内容生态,并带来新的治理需求,那就是:将网民的心声、政府的关切、平台的责任、社会的参与,整合成同频共振的有机生态,形成良性的传播互动,发展向善的网络文化,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任宇昕

腾讯公司首席运营官

如何探索“让内容创造美好生活”?

首先,要在变局中抓住媒体融合这个不变的趋势,通过创新打造更多精品;

其次,要在变局中发掘技术创新的潜力,把汇集网民注意力的“流量”更多地变成为“善流”;

最后,要在变局中进一步发挥平台优势,携手各方共建良性生态。

王慧敏

人民日报社编委委员、海外版编辑部总编辑

我就“网络媒体如何更好地承担责任和使命”谈谈自己的看法。

首先,要保持“沉下去”的定力。随着互联网的普及,阅读越来越便捷,海量的信息扑面而来,有人形容“量大管饱”。

不过,也有受众认为,网上真正值得“咂摸”的东西并不是很多。究其原因:一是追求“闹点”而忘了“重点”;二是追求“流量”而忘了“质量”;三是追求“速度”而忘了“深度”。

内容是王道——这是新闻行里颠扑不灭的真理。

要想赢得读者,就必须在打造“信”字上下功夫,以精对新、以深对浅、以准对快、以稳对变。实践告诉我们,只要做到了“精”“深”“准”“稳”,媒体的信誉自然会来。

其次,要提升“融进去”的功力。网络空间不仅是人们生产生活的空间,也是国家凝聚共识的空间。打造新型传播平台,扩大主流价值影响力版图,是网络媒体义不容辞的责任。

提升“融进去”功力可从以下三方面发力:

一是用主流价值驾驭先进技术。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应切记:传媒的技术形态可以变,而引导人、教育人的职责不能变;

二是用更好的服务凝聚受众。“人找信息”的时代已成过去,“信息找人”的时代已经到来;

三是要夯实“走出去”的实力。以网为媒,联接中外,成为网络媒体在新形势下的一大任务。

刘长乐

全国政协常委、凤凰卫视董事局主席及行政总裁

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拥抱新型全球化的趋势,媒体应该怎样认识自己的角色?

作为全球化的沟通者,媒体首先应该实践忠恕和以人为本的传统文化智慧,坚持谦虚、包容和开放的理念,为新型全球化建设创造条件。

全球风险的出现呼唤着新的全球化媒体,我们只有相互理解才能共同解决分歧问题,全球公众在一定语境下的沟通了解,已经成为难以被忽视的需求。

所以,我们媒体人的眼光要超越“逆全球化”“反全球化”的枝节,看到未来的完整图景:全球化仍将继续发展,而媒体的角色将更加多元。

这是因为:首先,媒体是全球风险的警报器,要继续做好船头瞭望者的角色;其次,媒体是人类的新纽带,需以公允的角色,挖掘人类共通的情感,用完整的故事让世界产生有机和有效的连结。

刘思扬

新华社副社长、党组成员

全媒体时代面临着四重挑战:

一是“人人都有麦克风”的舆论生态之变;

二是“万物皆媒”的媒体格局之变;

三是科技革命的技术环境之变;

四是“场景交互”的用户行为之变。

对于实现“一体化”发展,我认为有三个途径:

一是破除部门藩篱,强化内部联动。要瞄准互联网主战场,通过资源整合、机制创新、流程优化、平台再造,促进内容、技术、人才等要素共融互通,打造新型主流媒体。

二是打通媒体区隔,深化横向连接。随着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中央、省、市、县各级媒体整体升级,协同高效的合作关系正在逐步深化。

三是跨越行业壁垒,拓展纵向融合。互联网打破行业界限,为融合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驱动。

在以互联网为主要平台的内容生态中,主流媒体应当着力强化三种能力,积极发挥主流舆论构建者和维护者的作用。一是价值引领能力;二是要素整合能力;三是创新应用能力。

郑永年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全球与当代中国高等研究院院长

网络时代是真正的大众媒体时代,因为人人都可以参与,都可以提供内容和传播。更确切地说,这是一个大众文化+大众传播的时代。

这就造成了三个后果:

第一,低层文化民粹主义的崛起,文化领域“劣币淘汰良币”;

第二,意识的碎片化,也就是人们所说的“信息茧房”的问题,人们只选择自己喜欢的信息,而排斥其他信息;

第三,与意识碎片化相关的便是认同的激进化和对立化。

那么,如何在网络时代塑造中国软实力?

第一,网络内容要回归基本事实,回归科学,回归理性;

第二,网络平台要有自己的社会责任;

第三,网络只是工具,网络背后仍然需要一个庞大知识体系和价值体系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