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查询 登录 | 注册
  1. 首页
  2. 他评论
  3. 专家解读|扎实推进脱贫地区网络帮扶工作

专家解读|扎实推进脱贫地区网络帮扶工作

发布时间:2022-03-09 11:06 分享到:

编者按:“十四五”时期是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数字中国的发力期。近日,中央网信办、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广电总局、国家乡村振兴局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数字乡村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行动计划》提出了“十四五”时期数字乡村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对数字乡村工作进行全面部署。为使社会各界更好理解《行动计划》的主要内容,中央网信办组织有关专家学者对《行动计划》各项重点任务进行研究解读,共同推动数字乡村建设迈向新台阶。

日前,中央网信办、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0部门联合印发了《数字乡村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部署了“网络帮扶拓展深化行动”,为“十四五”时期脱贫地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加快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提供了明确的方向指引。

一、做好网络帮扶工作的重要意义

2016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深入实施网络扶贫行动,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了重要贡献。2020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决防止发生规模性返贫现象。要做好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帮扶政策保持总体稳定,分类调整优化,留足政策过渡期。”《行动计划》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5年过渡期内,部署推进网络帮扶工作,对做好脱贫地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具有重要意义。

网络帮扶为脱贫地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提供数字支撑。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对易返贫致贫人口及时发现、及时帮扶,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接续推进网络帮扶,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信息技术手段,对脱贫地区边缘易致贫人口、因病因灾易返贫人口与脱贫不稳定人口等重点人群进行动态监测和帮扶,可提升监测准确性,提高帮扶针对性,及时拉响警报、及时跟进帮扶,避免发生规模性返贫。

网络帮扶为脱贫地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开辟了新路径。当前,脱贫地区发展基础仍然较弱,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还离不开帮扶。接续推进网络帮扶,一方面,前期网络扶贫行动实施以来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政策、机制、办法在过渡期内可得以延续和优化,使脱贫地区在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实现平稳过渡;另一方面,通过继续实施网络覆盖、网络扶智工程,可加快补齐脱贫地区网络基础设施短板,提升脱贫人口生产经营技能,增强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网络帮扶为脱贫地区促进共同富裕打下坚实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促进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促进农村共同富裕,必须解决农村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缩小城乡发展差距,特别是脱贫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差距。接续推进网络帮扶,通过电商直播、远程医疗、在线教育、数字普惠金融等方式,可实现城乡、不同区域之间重要商品、服务和信息的跨空间交换,进一步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推动优质公共资源下沉,为推动农村共同富裕奠定坚实基础。

二、“十四五”时期网络帮扶面临的形势和要求

打赢脱贫攻坚战后,“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地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战相比,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时间更长、目标更高、覆盖范围更广、推进方式更加多元。网络扶贫是脱贫攻坚战的重要组织部分,数字乡村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而网络帮扶扮演着“承前启后”的角色,它既是前期网络扶贫行动政策措施的延续和优化,也肩负着过渡期后脱贫地区数字乡村建设的使命。“十四五”时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时期,对网络帮扶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是在目标方向上,既要会做“减法”,也要会做“加法”。网络扶贫是发挥互联网在助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助力消除绝对贫困,是做“减法”;数字乡村是充分发挥信息化对乡村振兴的驱动引领作用,整体带动和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助力实现共同富裕,是做“加法”。因此,网络帮扶既要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防返贫动态监测,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又要促进农业高效、农村宜居、农民富足,提升贫困地区数字化发展水平。

二是在任务部署上,既要延续已有帮扶措施,也要激发脱贫地区内生动力。网络扶贫提出五大工程,重点是在“扶”字上下功夫,以行业扶贫的方式方法具体推进;数字乡村提出十大重点任务,着力是在“兴”字上做文章,以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为主攻方向。因此,网络帮扶既要兼顾“扶”,用好已有帮扶措施,开展针对性、普惠性帮扶工作,也要促进“兴”,为脱贫地区推进“五个振兴”构筑基础,推动实现自我发展。

三是在工作思路上,既要用好公益力量,也要用好市场手段。网络扶贫通过开展网信企业结对帮扶、网络公益活动,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脱贫攻坚,确保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目标;数字乡村强调形成可持续发展机制,吸引企业、科研院所、社会团体共同参与场景构建和运营,盘活农村资源要素、激发乡村内生动力。因此,网络帮扶既要充分用好网络公益力量,继续关爱特殊困难群体,也要加快构建适应数字乡村发展的市场化机制,撬动更多社会和金融资本积极参与。

三、加大网络帮扶力度,确保脱贫地区跟上乡村振兴步伐

当前,防止规模性返贫形势严峻,特别是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一些脱贫人口存在返贫风险,一些边缘人口存在致贫风险。“十四五”时期,做好网络帮扶工作,既要“扶上马”,还要“送一程”,确保过渡期后“一个不落下”。《行动计划》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做好网络帮扶与数字乡村建设有效衔接”两方面作出了具体部署。

一是加强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发现返贫风险及时帮扶。防止规模性返贫是脱贫地区的核心任务。《行动计划》提出,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依托防止返贫大数据监测平台,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等重点人群进行常态化监测和帮扶。在防返贫中充分坚持精准帮扶的原则,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精准识别出那些有可能返贫的重点人群,有针对性地采取干预措施,防止其返贫,也避免出现“过度帮扶”。

二是强化帮扶政策延续,加快补齐脱贫地区、脱贫人口短板弱项。针对重点帮扶县发展基础薄弱的现实问题,《行动计划》提出,继续加大脱贫地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统筹推进脱贫地区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建设。加快补齐网络、物流基础设施短板,打通“数字之路”和电商通路,有助于进一步推进农村数字经济、电子商务和新模式新业态发展。此外,《行动计划》提出,要探索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培训方式,着力提升脱贫地区农村人口的数字素养和技能,使其更好掌握数字化生产工具,拓宽增收致富渠道。

三是用好既有帮扶措施,进一步强化“造血”式帮扶。《行动计划》提出了“三大”帮扶措施。一是继续大力实施消费帮扶,不断扩大脱贫地区特色农产品和文化旅游等服务消费。促进脱贫地区特色农产品生产端、流通端、消费端提档升级。二是鼓励中央单位在定点帮扶工作中推动数字乡村项目建设,解决脱贫地区数字乡村基础性项目投资周期长、回报率低,民营企业参与度不高的问题。三是开展“万企兴万村”行动,为民营企业以市场化的方式参与数字乡村建设,探索可持续发展路径提供了政策支撑。此外,《行动计划》还提出了加大公益项目网络筹资力度,开发更多公益项目,为脱贫地区和脱贫人口拓宽帮扶渠道。(作者单位: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

来源:中国网信网